目前分類:俄羅斯什麼什麼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歧視的故事》
文章有點長。

螢幕截圖 2020-02-25 13.10.47.png
首先送上新影片🇷🇺https://youtu.be/Gb6NabrVG8I
如果喜歡,請按讚訂閱啦XD


「我的狀態」
各位,先來更新一下我自己的情況。我的隔離期已經完結,現在已經重獲自由了。上次說到,在詢問好所有安排下我回到聖彼得堡(這已是2月初的事),回到隔離到第8﹑9天時,
學校卻突然間說要我搬到另一個宿舍,起初要我和幾個中國學生同一個房間,我拒絕了,因為我不可能與不認識的人同住,加上我更加不知道他們的接觸史。後來,學校說可以安排一人房給我,結果外辦職員說,其實你現在也是一個人住了,我也不清楚學校的安排是什麼。如是,我說如果真的要這樣,我只好退學吧。
  
奇怪的是,過了兩日學校也沒再找我,到第11天,外辦說教務主任想和我聊聊,但大家不會再逼你,只是想面對面跟你談談。結果,那個所謂的教務主任根本不是要談,她說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去和中國人住,要麼去他們安排給我的一人房間。我說,我真的不想去,萬一我在那邊生病了怎麼辦?她笑說,「你不用擔心,不會生病的。」他們會給我們的房間消毒,還有檢疫人員每天前來量度體溫。我問,那我的飲食安排是怎樣?她說,在那建築裡的人可以出外買東西的,我聽見後覺得這更加危險。我說總之我不去,主任說大家都很害怕,這是俄羅斯政府的法令。我已經做好功課,她說的所有俄羅斯的大學都將中國人集中起來,並不如此,我說的還是2月中的情況,沒有所謂所有人要搬在一起的情況。我跟她爭論期間,她不斷說「當然我知道你是香港人」等等,我生氣到極點,突然就哭起來了,外辦姐姐見狀拍拍我的大腿想要安慰我。我說,「請問你說完了嗎?」教務主任叫我聽話,不明白到底我還有什麼擔心,眼見談了十多分鐘她根本都不明白,我只好說我會考慮。離開前,她說我必須在今天內回覆,我回答今天還未完。
      
一踏出教務主任的房間,外辦姐姐臉非常紅,說她很生氣,明明教務主任說不會強迫我作出選擇,現在卻這樣,覺得自己被利用了來騙我過來。她把我帶到外辦主任的辦公室,一口氣把剛剛的事說完,外辦主任說:「你回家吧,先回家看看明天怎樣。」我回到宿舍,情緒突然大爆發,我在想為什麼自己像極了無家可歸的人?我對自己說,堂堂香港兒女,這麼一點事難不到我,其實我很明白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大抵我們這些人,對他們來說,全部都是未知的恐懼,就像我們恐懼Chinese一樣。對我而言,隔離是必須的,但是如果用謊話來騙我過去,我絕對不認同。我所謂的大不了回香港,讀者們都叫我不要回來,香港很危險,我突然想起半年前,我想回去,大家都是說「香港很危險」。再加上看著香港不封關,大家說呀年輕的感染了,還是有希望的,可以痊癒的,那老人家的生命就不是生命嗎?一切原可避免,偏偏落得如斯田地。我想回家,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難了,是誰說要愛惜這個家,卻一而再的將香港破壞,吾有家而歸不得。
   
那個晚上,我躺在床上仔細望清楚我的房間,說不定明天就要搬走了。很奇怪地,之後沒有人再找過我,最後一天量體溫,外辦給我一張健康證明,證明我完成隔離,身體健康。就這樣,我的倔強勝出了。這些日子,我遇過一個不想載我的司機,我很明白他的擔憂,之後我每次上車都會說「不用擔心,我沒生病」,司機們總是笑意迎迎的說「謝謝您的告知,希望我們都身體健康。」還有在超市遇過一個中亞人,看見我便和旁邊的人說,「那個不是道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我下意識吼了:「我是香港人。」然後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我是香港人,哈。對他們來說,也就是中國人。這邊我沒有心思跟你們討論什麼身份認同,反正長久以來,我就是香港人。不過真的,暫時那些俄羅斯人,還是常和我聊天😂
  
「關於生活的不便」
莫斯科針對這個肺炎作出很多的措施,包括在地鐵站裡查護照,我有好幾個台灣及香港朋友都遇上了,怎麼說,我還是明白這些措施的出現,因為如果你到俄羅斯未夠14天,便四處跑,誰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病,還是應該做個負責任的人。莫斯科的亞洲人,特別留學生,經常遇到上車查護照,我好幾個朋友說真的很不便,有時一天遇到查幾次,還會忍受其他人的目光,他們深知是非常時期的措施,可是每天面對這樣的壓力,又怕會被人罵甚至打,內心還是很矛盾的,壓力還是有的。我在聖彼得堡,目前市政府感覺上沒有莫斯科那麼緊張,但天知道哪天會突然遇到。
 
「關於歧視的故事」 
所幸的是,我並沒有遇到歧視,暫時,但不代表我不會遇到。但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真的會傷害到人的自尊。以下說的,不知道你們覺得是否歧視,無論如何,我還是想分享。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她的好朋友是台灣人,最近回到莫斯科。她回到宿舍後,差點被趕出來,宿舍要求她馬上去做體檢,體檢後便開始隔離。說到這裡,我覺得隔離是絕對可以理解的,我們在香港不是在罵那麼不自主隔離,還有政府所謂的無監管隔離嗎?但接著發生的事卻不應該發生,先是樓媽(管理員)不讓她回房間拿東西,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又可以了。還有,她要去宿舍辦公室辦文件(俄羅斯很煩的是不停要辦落地文件等等),因為有點東西需要討論,她便打電話給台灣還是外辦之類,她想把電話給那個經理聽,那經理說她的電話有病毒,叫她站出房間外開擴音器。我當然明白有些人真的會很害怕,我自己也怕啊,但如果是這樣,要不要一開始就公布安排,先隔離後處理文件?還是寧可一早說明不讓她回宿舍讓她自己決定回不回俄,而不是這樣侮辱人吧…
    
還有,隔離的安排令人感到很混亂,問宿舍說會否有人安排食物,宿舍說不知道,然後說隔離就是不能去買東西和到公共廚房煮食,那麼也沒人送食物的話,是要餓死她嗎?結果她想去看看有什麼可以幫手,樓媽說:「啊你們都不怕她啊?她有病毒。」知道嗎,這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人,嘴巴就是一副要殺死人的模樣。我們完全明白隔離的意義,但是有必樣這樣講話嗎?她們那邊,還有學校把沒有出過國的中國人都捉起來隔離,還有些是8個人住兩人房間,所以是隔離就不用管人權了嗎?還有人說,因為你們是中國人,不論有沒有出境都要隔離。就算不是歧視,也是對人基本權利的踐踏吧?隔離真的需要大家都明白,只是安排不至於此吧?
   
我自己沒有遭遇這些事,不代表並不存在。我知道現在在世界各地也有針對亞洲人的歧視,我覺得大家的確對於這個病太恐懼,激起了種種的矛盾。有朋友在歐洲,想到餐廳吃飯,店家一看見是亞洲人就不招呼了。總是覺得現在真是說不清,大家會害怕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我也不知道了。但對於那些人,對著亞洲人就大叫「你是病毒」,這些簡直是難以理解。
  
「我的俄國朋友」
大家記得屋頂俄羅斯女孩瑪琳娜嗎,她之前去亞洲旅行,從香港轉機回來。回來後她也正在接受隔離,不過她說隔離的狀況非常差,設施很差,另外是檢疫人員沒有戴手套就檢疫,她很怕會從這些人員身上感染到病毒。瑪琳娜說她入住隔離房時身體還很好,卻因為膳食及設備等問題,覺得自己身體變差了。加上防疫的嚴謹令她很擔心,她怕自己會在裡面感染。這個病毒也是一種心病,會令人疑神疑鬼,只要自己沒力氣﹑喉嚨不舒服,就會害怕。
  
今天的文章有點長,抱歉。在隔離完畢後,我和台灣朋友外出吃飯,談到在這邊的困難,就是外國人都覺得生病的人才會戴口罩,可是其實他們經常病得很嚴重也不會戴。在這種敏感時期,我們戴口罩又會被看,不戴口罩又會害怕,也自然形成一種心理壓力。
  
十四天的隔離,我連洗衣房也沒去,因為我怕萬一自己真的有病,會連累到其他人。親愛的大家,我們不是蝙蝠,不會百毒不侵,不要覺得自己一定沒事。出外或回來,請負責任地自主隔離,這不是一個人的事,現在已經變成全個地球的事了。這十四天,讓我更多時間思考,「什麼是幸福?」從前對「身體健康」四個字並沒那麼大感受,現在我只願好人們都身體健康,原來幸福是一樣這般簡單的存在,或許是在愈困難的時候,我們在注意到這種珍貴。一個寧靜的晚上,一頓普通不過的晚餐,和陪伴我的朋友,便已是幸福。還有最近發現,幸福是發現自己原來還是有點獨特的地方,記得許久前寫過篇文章,說無論如何都不要做別人的尾巴。就是說,你就是你,你不必要去跟隨別人的風格,也不必因為要像別人而勉強自己去做些不在行的事,反則只會弄巧成拙。我們都必須讓自己活得快樂點,如果你不喜歡看我,不必花時間在我身上,像我只會看我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喜歡的我就會略過,道不同就不為謀。花時間討厭,還是捉緊時間去欣賞喜歡的東西好。請大家務必勤洗手,回家消毒電話等等,我們這家人,不能少了誰。最後,康復香港:-)感謝你花時間看完。
-------
羅素的紅Caitlyn
日日更新的IG imaginerussiaa(https:// goo.gl/myi5tZ
SUB 我YOUTUBE啦 https://bit.ly/2Mx1OOM


文章標籤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13122181344a5954440-pic905-895x505-39039.jpg

俄羅斯卡通《Трое из Простоквашино》
冬天來了,聖經也快來了~大家準備好過聖誕了嗎?
我很期待過完聖誕,因為聖誕後我會回香港短休十天,科科。

一直很想推介一套70年代蘇聯卡通片《Трое из Простоквашино》給大家。
有沒有覺得貓貓很熟口面?對了,在俄羅斯都能買到貓貓「代言」的牛奶品牌простоквашино。

maxresdefault.jpg

故事主角「費奧多爾叔叔」(Дядя Фёдор)是個很想獨立的紅頭髮男孩,
他只有六歲,但因為是「老人精」,所以被人叫「叔叔」,
以後我老了,別人叫我呀姨,我一定會安慰自己其實長得年輕,只是行為老而已。
費奧多爾叔叔想養貓咪Матроскин,但父母反對,於是他就帶著貓私奔了,啊真是一個愛貓的小男孩。
做得很好,不應該棄養,但除了離家出走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啊。
然後,他們不是私奔到月球,是到了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小鎮村莊простоквашино(所以動畫也以此為命)。
村裡還有一隻狗叫Шарик,在風涼水冷的村落終於等到有人……和貓的到來,
於是他們就成了好朋友,在一間廢棄的屋裡生活。這動畫裡面的角色,在動畫發布後可說是令蘇聯人為之瘋狂。

螢幕快照 2018-12-22 12.38.03.png

螢幕快照 2018-12-22 12.38.02.png

這部作品也曾有新版,不過因為有很多錯處,還有裡面有人物的電腦上有online game Hotline Miami等等,連作者都看不下去。
這個作品也是來自「大耳查布」的作者烏斯賓斯基,
雖然他今年離世了,但這些作品到現在還是俄羅斯人所喜愛的啊。
2014年有個民調,人們票選了這部費奧多爾叔叔與貓的卡通為「最喜愛動畫」第三名。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俄羅斯 科普:「暴動小貓」(Pussy Riots)

 

37283344_1803729126372890_1698857559265378304_n.jpg


身邊不少朋友都叫我寫寫這個組織。
如果有看世界盃法國與克羅地亞爭奪冠軍那一役,應該會留意到球賽下半場,有幾個身穿警察制服的人衝入球場,打斷比賽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克羅地亞當時是準備反擊,攻擊被中斷令球員和球迷都很不滿。

「暴動小貓」後來在Facebook發出聲明,承認是她們所為,訴求是要求俄羅斯釋放政治犯﹑停止非法逮捕等行為。還有,要求俄羅斯政府開放自由的選舉。俄羅斯主辦2018年世界盃,但一直也有人權組織認為,俄羅斯正在面臨蘇聯解體後最大的人權危機。包括烏克蘭電影導演先佐夫因為批評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被冠以「恐怖主義」罪名判20年的監禁。在俄羅斯車臣共和國的人權團體組織主任就被處以與毒品有關的罪名被拘禁。這些都是人權監察組織關注的個案,但他們說只是冰山一角。

到底「暴動小貓」是何方神聖?「暴動小貓」並非這年才冒出頭來的,她們2011年成立,成員有十幾人。成立目的直接是衝著普京2011年宣布要再選俄羅斯總統而來。其實她們是個Punk樂團,大部份的靈感﹑創作都是諷刺俄羅斯政治。2012年,「暴動小貓」在莫斯科的教堂高唱反普京的歌曲,指控東正教支持普京,又批評俄羅斯政府禁止同志遊行,最後主唱被捕入獄。
  
星期二,歐洲最高人權法院裁定,俄羅斯政府須向2012年闖入莫斯科大教堂諷刺普京被監禁的「暴動小貓」,賠償約38.6萬港元。 因為法院認為,俄羅斯法院並沒有研究到歌詞內容,也沒有審理小貓們有沒有煽動暴力行為或仇恨,認為判決侵害了被告的表達自由。

37265731_1803729096372893_5281878474846371840_n.jpg
  
東正教與政治
人們常說宗教與政治最好分開,但俄羅斯東正教與政治老是扯上關係。首先,普京一直都積極將東正教會變為政府機器的其中一份子,務求用宗教增加俄羅斯影響力。據統計,俄羅斯有接近八成人在文化上是認同俄羅斯東正教的,但其實不是那麼多人會去教堂,長久以來會去教堂的人或許只有3%。不過,即便去教堂的人少,但認同俄羅斯東正教的人為數多,如果能夠抓住這種宗教思潮,結合政府施政,不少人認為這至少會奏一點點的效。
  
如果有留意蘇聯史,會知道蘇聯時期是推崇無神論(Atheism),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改寫了俄羅斯的歷史,東正教被限制,政府傾向推舉一種不相信神存在的概念,得罪說句,因為共產主義中,馬列主義才是主流。雖說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改革政治,會改善國家及東正教會的機遇。再到葉利欽時代,他帶領官員參加一些東正教的節日活動,政教關係再進一步。到90年代蘇聯解體後,東正教將無神論思想甩開,試圖改變社會的「宗教蕭條」形象,然後與國家的政權建立關係。
  
我想推介大家看一套俄羅斯電影-《纏繞之蛇》(Leviathan, Левиафан)
這套Leviathan也借用了英國哲學家Thomas Hobbes的同名作品,隱暗國家機器的強大足以支配著人類的生活。《纏繞之蛇》就是講述一個平民如何傾盡家財對抗官僚,講法律卻沒人講理。還有描寫了很多東正教與政府官員的關係等。(所以東正教強烈主張禁止播放)
  
另外,「暴動小貓」今次其中一點是,要求俄羅斯「塵世警察」變成「天堂警察」。有很多人問我這是什麼意思。她們是引用了俄羅斯一位詩人普里戈夫(Дмитрий Пригов)的話,根據「暴動小貓」所說,普里戈夫眼中,earthly policeman迫害政治犯。

文章標籤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lyut7_StillsForPress6


最近,安樂影片邀請了我去睇《星空浩劫》優先場,故事講到蘇聯一個無人太空站與控制中心突然失去聯絡,
二十噸太空廢鐵隨時墜毀地球,為阻災難發生及太空站落入美國之手,一名工程師及一名退役領航員臨危受命,
搭乘太空船前往搶修...電影改編自轟動國際的禮炮7號太空站失控事件,勇奪俄羅斯金像獎最佳電影。(還是真人真事改編)

 

Salyut7_StillsForPress3Salyut7_StillsForPress7  

*這篇文章會不劇透地寫一些關於美蘇航天競賽

電影的背景是蘇聯時期,當時美國和蘇聯從頭徹尾的在比賽,「航天科技」自然也是較勁的「項目」之一。
這篇文章會不劇透地(如果大家不想預早知道結局,最好也別搜尋太多關於「禮炮七號」的事)寫一些關於美蘇航天競賽,
讓大家入場前有心理準備,大概知道故事發生的時期。還有關於蘇聯發展航天科技的故事,最後想特別介紹一下裡面其中的一位演員。
.
|美蘇的太空競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蘇聯在航天科技上展開較勁。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Спутник-1)。
正值冷戰時間,史普尼克1號的出現亦為日後美蘇近30年的太空競賽揭開序幕,
NASA後來亦出現,美國修訂了學校的科學﹑科技等課程,一連串舉動被稱為史普尼克危機(Sputnik Crisis)。

Salyut7_StillsForPress2

.

文章標籤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謝肉節  

 

(可能我用了粗黑筆,又很高。畫到像Kebab🤣是布林餅是布林餅😭😭)吃飯時,旁邊有個俄羅斯人喋喋不休,
「你知道嗎?我們今天要吃餐勁的,因為謝肉節要來了。」

.
其實不是要感謝誰的肉。「謝肉節」又叫「送冬節」。俄羅斯人說,東正教的信徒馬上就要進入40天的齋戒期,不能吃肉。
所以俄人在前一個星期,會盡情狂歡玩樂,滑雪﹑唱歌跳舞等等。

.
「謝肉節」的其中一個重點食品,是我最最最喜歡的Blini布林餅,金黃色的布林餅象徵著太陽,
冬天要走了,迎來春天,因此通常是二月中或尾到三月初這樣,每年都不一樣的。
今年就從2月12日開始,一般在農村會感受到更傳統和濃厚的節日氣氛,如果旅行時碰上謝肉節的時節,很值得體驗一下。可以看看蘇茲達里去年的謝肉節~

 

因為早前飛機失事,導致七十多人死亡,莫斯科已經宣布取消今年的謝肉節慶祝活動。
.
一星期的狂歡,每天都有不同意義。例如是「迎春日」,俄羅斯人會用稻草和布條紮一個象徵冬天的玩偶,然後將它們放在家中並將它們放在家裡。
另外要烹製薄餅,到入夜,他們就在篝火旁唱歌跳舞。第二天是「始歡日」,未婚的男女青年在這一天可要互相認識。
第三天「宴請日」,簡單來說就是女婿帶老婆回娘家吃岳母煮的東西。
第四天「狂歡日」,顧名思義,玩啊!各種舞會,大家歡天喜地的過節日。第五天就到女婿請岳母吃。
第六天,叫「小姑日」新婚妻子請丈夫的姐妹到家中吃布林餅。第七天是「寬恕日」,大家互相請求對方寬恕自己將稻草人燒掉!!!
.
好吧,我也去弄塊布林餅吃吃😋
.
布林餅是我喜歡的俄食之一,其實與法國可麗餅很相似。俄人將魚子醬﹑蛋﹑蔥和sour cream等包在一起,
甜食則可以塗上莓造的醬。因為做法很簡單,所以俄人家庭裡普遍都會做來吃,看我也會做就知有幾簡單😂😂😂
.
*圖片是自己畫的,請勿擅取
.
Maslenitsa is very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people celebrate during the last week before Great Lent.
They called Maslentisa ‘Pancakes week’ because this particular week is when all Russians eat pancakes every day!!
In Slavic culture blini symbolize the ☀ sun.
.
But Moscow authorities have canceled Maslentisa festivities because the deadly plane crash outside the Russian capital.
——–

 

圖層 1

 

Facebook:俄羅斯-羅素的紅
Ig:imaginerussiaa

 

文章標籤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俄羅斯講政治之一】除了普京,還有誰?
(非專業文)人少少,不如我哋講吓政治嘢呀?分開幾個章節講。
俄羅斯3月18日就是選總統的大日子,當大家咀邊還是掛著「普京﹑普京還是普京」這個名字,你以為參選總統的,真的只有他的?🤔



不,不是納瓦爾尼,因為他早早被DQ取消資格了。我們回顧一下,納瓦爾尼本來已經得到足夠提名,可以去馬參選,
挑戰普京十多年的執政生涯。12月時,納瓦爾尼在莫斯科舉行的集會中說到,自己得到了七百多個提名,已超過法定的500個,因此他宣佈參選。 

 

*根據俄羅斯的法例,獨立參選人要得到至少500人的支持,方可以登記成為總統參選人,然後再要30萬支持者簽名。

 

但納瓦爾尼早前因為侵吞公款被法院裁定罪成,要繳交50萬盧布罰款。
歐洲人權法院曾經裁決,說納瓦爾尼案首次審訊對納瓦爾尼並不公平。納瓦爾尼到底是何許人?
他是一位律師。他2008年開始在政壇活躍起來,以針對克里姆林宮的反貪行動最為人熟悉,自然成了政府的眼中釘。
不過,一個國家,不可能只得一把聲音,更不可能所有人都看政府順眼。
納瓦爾尼2013年參選莫斯科市民,取得到超過四分一的選票,當時不少人都很驚訝,
滿以為他只是一個不成氣候的反對派,但選票卻反映出俄羅斯人並不完全依順政府。

 

俄羅斯的反對派,到底能否成氣候?
納瓦爾尼曾經因為發動反政府示威被判入獄,他被囚期間,支持者走上街頭聲援他,批評克里姆林宮打壓異己。
.
不過,他如何叫座似乎也無法在總統選舉中分一杯羹。
因為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之前說了,「SORRY,納瓦爾尼,你休想參選。」(呃…這是設計對白)
不讓他參選倒是真的,原來就如前面所說,因為他曾經被判緩刑,因此裁定他沒資格參選。
中央選舉委員會由13人組成,當中12人都投票禁止納瓦爾尼參選總統,
餘下那1位成員投的是棄權票,因為可能存有利益衝突的問題。雖說,即使餘下那位投下支持票,亦不足以扭轉乾坤。
.
納瓦爾尼認為自己可以在選舉中擊敗普京,他認為現時官媒過份維護了普京的人氣﹑民望,
令普京被塑造成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尤如國父一樣。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owgirl1  

‘ Снегурочка ‘ 小姐,貴姓啊?
噢,我姓雪。☃️
12月25日,聖誕快樂啊各位。昨日在家無聊沒事幹,想去嘉年華玩下,
雖然裡面基本上沒我喜歡的公仔,但還是抱著聖誕節找點東西玩的心態去看看。
天橋上來來回回的人兒,沒多少個拿著戰利品,去到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目測,目測大概300+以上的人類在排隊買票。
我是那種很沒耐性的人,見到長龍我忍不住就拔腿就跑。十次有八次去姨媽家俬購物,行到收銀處,就自覺地回頭,將想買的東西歸位。
最後,沒有掛隊入場,反而到旁邊的雪糕車排隊。人真的太多了,可能雪糕車都不勝負荷,
到我時,阿叔一擠,那個聲音,
嗯,基本上是快沒雪糕了。像是你開大,開到最後放空氣炮的聲音吧😂😂
/
啊,我今天想介紹返,Снегурочка。
我就把她叫作雪姑娘吧,話說西方的聖誕節商品﹑角色,我們都總是想起聖誕老伯伯或者小鹿們。
但在俄羅斯,有一個人物叫「雪姑娘」,她是民間傳說的一位童話角色,就像占士邦旁邊永遠有個靚女邦女郎,
雪姑娘就是俄版聖誕老人-嚴寒老人的助手,在寒冬裡和老人一起將祝福送給每家每戶人兒啊。
說回來,東正教的聖誕節是在一月,並不如西方十二月的聖誕節呢。
雪姑娘是用雪堆造而成,還有些民間傳說。就是雪姑娘後來愛上了一個牧羊人,但雪姑娘其實根本不知道世間上情為何物也,
她的母親賜她愛人的能力,偏偏入愛河後雪姑娘心暖和了,身體也溶化了。
呃,這位女孩的故事有很多,這只是其中一個。
她經常穿著藍色和白色的大衣﹑帽子及手套,束著長長﹑金色的頭髮。
聖誕節﹑新年,在俄羅斯街頭會看見很多大人小朋友扮演雪姑娘。
1952年還有動畫看,不過裝扮有點不一樣:
相比起聖誕,其實俄人更重視新年,大家都會給家人買新衣服﹑禮物,為新年做好準備。
我認識的俄羅斯人,很多前在12月中已經開始四出搜羅家人喜歡的禮物。到除夕,在街上會碰見很多俄羅斯提著蛋糕回家。
圖片為原創,未經許可請勿擅取😉
Facebook:imaginerussia(俄羅斯-羅素的紅by Caitlyn Wong)
Follow my IG: imaginerussiaa
Blog : http://caitwong.pixnet.net/blog
WordPress : https://imaginerussia.wordpress.com/

文章標籤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Чебурашка

 

聖彼得堡的某個早晨,我與在餐廳認識俄羅斯老奶奶說著,彼得堡的陽光柔和,不刺眼,要是每天早上,張開眼睛就能看到這光線,也是無憾了。

老奶奶說啊,這晨光來臨就意味著她忙碌的一天要開始了。「因為工作?」我問。不,她明明告訴我自己已經六十八歲,在俄羅斯的制度下,也不用工作了。

 

「是我可愛的孫兒要生日了。」奶奶說。
我問她準備了什麼禮物給小孩,她說家中沒有送禮物的習慣,特別是小孩子也不應該給太多物質。所以她會親手做一個蛋糕給孫子,這五年來如是,今年也不例外。

 

然後她哼起了一個旋律,有點熟悉。我問她,是不是Чебурашка大耳布查那歌啊?
她很驚訝我居然也認識Чебурашка。

這首 'Песенка крокодила Гены'

 

 

我很有印象。以前第一次聽時,覺得旋律很不快樂,卻偏偏原來是首「生日歌」,鱷魚先生其實是在感嘆沒有人跟自己慶祝生日。不過後來,卡通片在東歐流行起來,卻又成了人們生日唱的歌。

「這歌太悲傷了。」我說。老奶奶卻說:「蘇聯啊,這歌滿是蘇聯的記憶。」蘇聯,那個曾經強大而又不復再的國度啊。

這位查布,是60年代一位蘇聯兒童文學家的創作。後來,用stop motion 的形式展現出來。故事主角Чебурашка曾經住在熱帶森林,後來一次意外在水果箱中睡著了(所以畫像中Чебурашка經常與箱子和橘子放在一起),就運到俄羅斯某個小鎮(好冒失啊)。根據書的解釋,Cheburashka名字是自俄文動詞的cheburakhnutsya(to topple)的確查布是常常站不穩然後跌倒的。

 

104873113_cheburashka_idet_v_shkolu

 

文章標籤

Caitlyn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